感染了早期梅毒需要进行什么治疗

感染了早期梅毒需要进行什么治疗?梅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,该疾病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,其病情可分为早期和晚期。早期梅毒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发展至晚期,引发严重并发症,从而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。因此,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早期梅毒,对患者能否康复至关重要。感染了早期梅毒需要进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,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。  在临床上,对早期梅毒患者需及时地进行驱梅治疗。其方法是:①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针剂,每次注射80万单位,每日注射一次,可连续注射15天。②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针剂,每次注射240万单位,每星期注射一次,一共可注射三次。③对青霉素过敏的早期梅毒患者可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,例如,可口服罗红霉素胶囊,每次服300毫克,每日服两次,可连续服用15天。  早期梅毒患者在进行驱梅治疗时,由于所使用的抗梅毒药物在杀死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后,该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及其他产物容易使患者发生过敏反应,所以在进行驱梅治疗后的12个小时内,患者往往会出现畏寒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、高热(39~40摄氏度)等症状,而且其原有的皮肤损害程度也会有所加重。此类反应在临床上叫吉一赫反应(梅毒患者在初次用药时所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)。一般吉一赫反应在梅毒患者进行驱梅治疗后的2~3天内会消退。  需要提醒早期梅毒患者的是,早期梅毒患者应尽早让自己的性伴侣做相应的检查,若发现对方已感染梅毒应同时进行治疗。在进行及时、规范的驱梅治疗后,早期梅毒患者第一年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,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,连续2~3年。如果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属血清复发,或有症状复发,均应加倍量复治。超过2年血清不转阴属血清固定,如早期梅毒无症状一般不复治,但最好做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。